当前小麦市场处于“政策托底与供需博弈”的关键阶段,影响因素多空交织,购销双方僵持胶着,供应端和需求端心态均较谨慎。预计7月份小麦市场这种底部拉锯行情仍将延续,麦价跌不动但也很难涨起来。至于中后期能否突破这种格局,会否打开上行空间,更多将取决于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体量和饲用替代规模。
6月下旬以来,小麦市场总体呈稳中窄幅震荡格局,部分地区价格涨跌反复。虽然当前市场底部依旧坚挺扎实,麦价也未表现出明显的回调迹象,但部分市场主体心态有所变化。
面对扑朔迷离的市场,小麦收还是不收,库存是去还是留,贸易商本来有所缓和的市场情绪如今再度陷入纠结之中。
监测显示,6月27日,主产区制粉企业国标二等普通小麦进厂价为2430~2460元/吨,区间价格整体稳定,个别周环比略有10元/吨的窄幅调整。
产区新麦价格稳中窄幅震荡
据市场反映,近期小麦市场参与者心态有所分化。鉴于当前市场形势,一部分粮商出货积极性提高,希望尽快变现;另一部分粮商选择继续观望,期待价格回升。当前农户小麦销售价格为1.18~1.20元/斤,加上过筛、运费等费用,运到面粉厂价格为1.21~1.23元/斤,与面粉厂收购价格基本持平,贸易商利润空间较小,购销积极性较上市初期略有下降。
近期制粉企业收购心态仍显谨慎,采购成本控制严格,对高价粮源接受度低。当前,面粉企业普麦净粮进厂价:河北邢台1.22~1.23元/斤,山东菏泽1.223~1.231元/斤,河南新乡1.215~1.23元/斤,江苏徐州1.215~1.228元/斤,安徽亳州1.22~1.228元/斤。由于终端面粉需求持续处于弱势状态,对小麦基本维持按需采购模式。
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平稳坚挺,河北“藁优2018”收购价2660元/吨,山东“济南17”收购价2580元/吨,河南“郑麦366”收购价259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由于后期小麦进口数量仍存在不确定性,夏收以来制粉企业建立国产优质麦库存意愿较强。
据了解,近期河南、安徽新增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仍在不断增加之中。目前河南已启动第三批小麦托市收购库点,全省15个地区已有163家;安徽第三批托市收购库点也已启动,目前已有56家,目前两省小麦托市收购库点已达219家。
自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以来,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明显,小麦市场价格底部明确。当前主产区农户小麦销售价格为1.18~1.20元/斤,较6月初上涨0.01~0.02元/斤,进一步拓宽了小麦收购渠道,有效缓解了季节性卖压,保障了种粮农民收益。
终端企业采购需求冷热不均
据市场反映,目前面粉企业加工需求依旧维持弱势,由于终端消费市场疲软,面粉销售不畅,企业开工率较低,对小麦的采购需求显得谨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饲料企业因小麦价格合理,采购相对较为积极,部分厂家已经开始签订7月至8月份的小麦合同。
当前,主产区制粉企业特一粉出厂价2680~2700元/吨,周环比持平。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居民主食消费减少,加之学校即将放假,集团消费下降,下游刚需采购为主。麸皮出厂价1840~1880元/吨,周环比上涨20~40元/吨。原因是近期面粉销量略有下滑,制粉企业开机率下降,麸皮产出数量减少,支撑价格偏强运行。
监测显示,近日由于副产品麸皮价格上涨,面粉企业理论制粉亏损周环比减少。6月26日,华北黄淮地区制粉企业平均理论制粉利润-41元/吨(其中,河北石家庄-29.4元/吨,山东济南-64.6元/吨,河南郑州-29元/吨),周环比提升1元/吨。
饲用方面,6月下旬华北黄淮地区小麦比玉米价格低10~40元/吨,小麦饲用替代优势明显。自用饲料的企业加大配方中小麦添加比例,并且开始建立小麦库存。此外,长江沿线和西南地区小麦饲用替代优势亦较明显,采购小麦积极性较高。机构预计,今年6月至9月小麦饲用替代量同比将会大幅增加。
后期麦市需要时间换取空间
目前主产区小麦大规模机收已结束,新季产情整体好于预期,新麦流通正值高峰,市场粮源供应充足,而渠道贸易和制粉企业对新麦建大库存仍以谨慎观望为主。
客观而言,当前国内小麦市场底部空间非常扎实,缘何麦价却总是涨不起来?分析其原因:
首先,托市政策更多是兜底,对于推动麦价上涨的动力并不明显。虽然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已经启动,并且收购库点不断增加,但是对于庞大的小麦市场而言,收购数量仍然相对有限,市场化收购的大格局很难改变。
其次,面粉处于消费淡季,下游产品走货不畅,制粉企业开机率较低,小麦采购以刚需为主,建库积极性不高,作为小麦最大的消费主体,市场支撑力偏弱。
再者,基层粮商心中仍有担忧,收购积极性受抑,面对变幻莫测的小麦市场,他们不敢收粮、不敢囤粮。另外,今年小麦市场区域流通不畅,且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出现倒挂。当前部分基层贸易商反映,因前期收购成本较高,均价为2380~2400元/吨,目前库存小麦装车出货仍难顺价。
市场认为,当前小麦市场依然处于“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格局,多空影响因素交织,购销僵持胶着。在没有重大政策调整或市场需求大幅改善的情况下,近期小麦价格将维持现有水平,局部地区可能因供需关系变化而出现窄幅波动,但整体趋势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小麦市场仍需以时间换空间。
(来源: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