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华南、江南雨季渐止,暑热开始抬头。国内稻米市场需求清淡,呈现购销两不旺走势,整体继续呈现弱势震荡走势。当前南方早稻长势整体不错,华南局部已开始零星收割,后期市场关注焦点将逐步转向新季早稻市场。
早稻丰收在望
华南局部陆续开镰
当前,南方地区早稻处于生长关键时期,江南的“梅雨”和华南的“龙舟水”均未造成大的灾情,早稻前期长势较好。
目前,江南已陆续出梅,当地早稻处于抽穗至乳熟期;华南处于灌浆乳熟期,丰收在望。
预计未来10天,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江淮、江汉东部及黄淮东部等地将出现35℃~39℃的高温天气,局地可达40℃以上,浙江大部、江西中东部、福建北部等地早稻将出现轻至中度高温热害,不利于授粉结实和籽粒充分灌浆,需密切关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当前长江流域中稻插秧正加紧推进,江苏各地水稻播栽进度已近尾声,全国夏播粮食进度超八成,虽然贵州、湖北出现强降雨,但主产区水稻、玉米等作物长势总体正常,为后期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月下旬,海南和华南部分地区的早稻陆续成熟,局部已开始收获。
6月18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3.6万亩早稻开始收获。
6月20日,海口市琼山区早稻开镰收割,局部亩产可达650公斤。
6月25日,广西博白县41万多亩早稻陆续迎来收割高峰,亩产稳定在400~500公斤。
6月25日,广东肇庆市高要区25.02万亩早稻开镰,产量预计可达11万吨。
7月1日,江西1800多万亩早稻陆续成熟收割,赣州全南县早稻机械化抢收正在进行,与抢种晚稻无缝衔接。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43.3万亩早稻迎来成熟收获期,预计将在7月中旬前完成收割。
下周,随着早稻陆续成熟,华南、江南等地将逐步进入早稻收获高峰期。
短期购销清淡
稻米市场难有起色
当前,南方各地已进入暑热天气。随着大中院校陆续放假,集团性消费继续下降,终端大米需求疲软,大米走货不快,米厂开机率维持低位,部分地区开机率已不足两成。但受稻谷成本支撑,稻米市场短期继续维持震荡走势。
6月30日,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2660元/吨、长粒粳稻收购价2820元/吨,绥化圆粒粳稻收购价2680元/吨、长粒粳稻收购价3000元/吨,龙江县圆粒粳稻收购价2660元/吨、长粒粳稻收购价29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吉林德惠大米加工企业超级稻收购价2940元/吨,超级稻米出厂价43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河南中晚籼稻收购价2530元/吨,周环比持平。
湖北“丰两优”中晚籼稻收购价275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800元/吨,“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402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4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湖南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66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86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6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3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安徽早籼稻收购价2586元/吨,周环比下跌6元/吨;中籼稻收购价2582元/吨,基本持平;晚粳稻收购价2676元/吨,周环比下跌5元/吨;早籼米批发价3952元/吨,中籼米批发价4032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晚粳米批发价4274元/吨,周环比上涨6元/吨。
江西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64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6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90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4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浙江杭州市场黑龙江产优质晚粳米批发均价5740元/吨,江苏产优质粳米批发均价4660元/吨,江西产晚籼米批发均价4720元/吨,安徽产晚粳米批发均价43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短期来看,随着大中学校全面开启放假模式,当前国内大米进入消费淡季,贸易商备货积极性不高,普遍采取随用随采策略。短期大米集团需求将继续下降,加上当前水稻长势较好,国际大米价格下行,进口可能继续增加,当前市场价格上涨难度较大,将继续保持弱势震荡,粳籼稻谷走势继续缓慢分化。
随着早稻即将进入收获高峰,预计市场关注焦点也将转向新季早稻。初步判断,新季早稻开秤价格同比低开的可能性较大。
(来源: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