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期间,美豆盘面整体走势明显偏强,国内豆粕盘面呈现上涨态势,成本端巴西大豆贴水相对强势起到了实质性的支撑作用,当然卖家仍然挺价也很关键,虽然有消息称巴西国内油厂开始回售此前购买的大豆对其价格走势并不有利。现阶段,较之于美豆和阿根廷大豆而言,巴西大豆价格并不是很有性价比,针对现阶段中国市场的“想不想买”与“不得不买”的现实困境,近期巴西大豆对华贴水的核心驱动仍在于中美贸易的实质性订单。
Anec预计2025年巴西大豆出口总量将高达1.1亿吨。今年头7个月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7993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7591万吨,这意味着还剩下3000万吨大豆(含已预售和未售量)的出口窗口还要延长至2026年初,这意味着美豆传统出口旺季(9-11月)将直面巴西大豆贴水压制。
虽然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美豆1615.2961万吨同比增长33%,但按照贸易商提供的数据显示,10-1月船期虽然中国已开始缓慢开启采购,但待采总量仍然有2760万吨,暴露"提前透支后断档" 风险。这意味着中国一旦开启美豆批量采购,对于巴西大豆贴水价格而言,很有可能就是跌到下一季的局面,尤其是在2025/26年度巴西大豆新作产量预估高达1.80亿吨的背景下。
不过从比价上来看,阿根廷大豆仍然具有竞争力,但阿根廷农民的销售进度不及巴西农民,新闻甚至称阿根廷大豆销售已进入商业性干旱模式,主要受到近期阿根廷农产品出口关税恢复至前高的影响,但近期阿根廷市场传出,米莱政府可能正在考虑再次下调出口税率,但目前尚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此外,我们通过观察巴西头号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销售进度发现,巴西大豆预售时点“有时7–8月即开闸,有时却拖到生长季末”,比如2021/22年度该州大豆早在2020年7月份就展开预售,而2025/26度则延迟至2024年12月才刚刚开始预售。当然,这也并非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多重变量叠加后的综合结果。可将其归结为“四把钥匙、两个阀门、一根导火索”:
一、四把钥匙——决定能否早预售
1、天气钥匙:播种窗口与墒情
• 9 月若出现持续旱情,播种被迫推迟至 10–11 月,预售窗口随之延后。
• 若 8 月模型提前给出“雨季提前”信号,主产区(马托格罗索州)农户会在 8 月下旬就预售,以锁定高价并筹措农资。
2、汇率钥匙:雷亚尔贬值节奏
• 雷亚尔快速贬值(2022 年跌 40%)时,农户倾向“早卖早锁汇”,预售提前到 7–8 月。
• 若雷亚尔短期升值或横盘,农户观望情绪升温,预售节奏后移。
3、贸易钥匙:中国需求与政策博弈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对美豆加征关税,会触发中国进口商在 7–8 月就“扫货”巴西新作,预售窗口顺势前移。
• 若全球需求平淡,进口商等待南美生长季末再定价,预售随之延后。
4、金融钥匙:升贴水与利率
• 当远期升贴水(basis)丰厚、国内利率高企时,农户通过“预售+套保”提前套现,预售启动早。
• 若升贴水转负或利率下降,农户倾向“现货销售”而非预售,时点自然后移。
二、两个阀门——决定预售节奏快慢
1、产量预期阀门
• 机构 7–8 月给出“丰产”预估(如 1.69 亿吨),农户担心后期价格下跌,会提前预售。
• 若早期干旱导致产量预期下调,农户惜售,预售高峰往往延后甚至到次年 1–2 月生长季末。
2、物流阀门
• 港口拥堵、内陆运费飙升(如2023 年干旱导致驳船受阻)时,贸易商要求“提前锁货”以保障船期,预售提前。
• 物流顺畅时,买方可等收割后现货采购,预售压力减轻。
三、一根导火索——“惜售记忆”
2020/21 年度巴西农户因过早低价预售而“吃亏”,此后形成“吃一堑长一智”的集体记忆:除非价格或汇率给出显著溢价,否则更愿意把预售节点延后至作物基本定型(12 月—次年 2 月)。
综合上述逻辑链条,巴西大豆预售时机的本质是多因素动态博弈的结果——当“四把钥匙”齐开(天气允许早播、汇率贬值刺激、中国需求前置、升贴水有利),“阀门”偏向放量(丰产预期明确、物流倒逼提前)时,预售便在7-8月提前启动;反之若钥匙缺位、阀门收紧(如干旱延迟播种、雷亚尔企稳、需求观望或物流顺畅),叠加“惜售记忆”的导火索引燃,预售便自然推迟至生长季末。
聚焦当下,2025/26年度巴西大豆预售的延迟(2024年12月方开启),正是多重矛盾叠加的产物:
•钥匙未转:新作播种受滞后降雨影响,汇率未见剧烈贬值,且中国采购因美豆性价比不足而转向“不得不买但节奏谨慎”的困境,预售激励不足;
•阀门趋紧:尽管新季1.80亿吨丰产预期施压长期价格,但阿根廷关税变数及物流无近忧,暂未形成倒逼;
•惜售记忆主导:农户在"高产量+低性价比"的格局下,优先选择延后决策以规避重蹈低价预售覆辙。
未来巴西贴水走向的核心桎梏,仍在于“中美订单的拉锯战”:若中国对2760万吨断档缺口启动集中采购,巴西贴水将直面“跌至新季”的压力;反之若采购持续疲软,巴西通过物流阀门延长出口窗口(3000万吨延至2026年初),则与美豆传统旺季正面碰撞的贴水博弈将进一步白热化。在此背景下,阿根廷潜在出口税率下调的变量,或成为打破僵局的意外“钥匙”,重塑三国大豆的性价比天平。
(来源:汇易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