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国内菜籽、菜油市场仍处于需求淡季,因持货成本提高和进口政策收紧,国产菜籽多呈待价而沽状态,价格整体平稳运行。菜油受中加贸易政策变化和中澳菜籽贸易预期影响,价格冲高回落,波动较大。随着天气转凉以及节庆需求释放,9月下游补库将陆续启动,菜籽、菜油行情或迎转机,但在贸易扰动趋强的背景下,仍需谨慎对待。
菜籽:购销平淡 国产价格平稳
经过近3个月的消耗,8月份国产菜籽货源供给呈收缩态势,市场货权集中于贸易商环节,上货量逐步减少。因高温天气抑制压榨产能,油坊开机偏低,且优先消化库存而非采购新籽,导致菜籽走货速度不快,价格承压。不过,贸易商出货压力不大,随着持货成本提高和进口政策收紧,多处于待价而沽状态,议价空间有限。
8月中旬受反倾销驱动,市场看涨情绪升温,交易氛围有所改善。四川、江苏部分地区优质货源试探性上涨,但因尚未进入旺季,终端按需补库对行情支撑不足,制约价格涨势。截至8月末,含油40%净籽报价:湖北5600元/吨,安徽5700元/吨,江苏5700元/吨,月环比均保持平稳;四川6000元/吨左右,上涨100元/吨。
后续国产菜籽市场聚焦下游需求释放强度和库存去化力度。随着学校开学和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油脂需求回暖将提升菜籽走货,下游会有一定补库需求,或支撑国产菜籽价格回涨。但在油脂消费整体疲软、下游建库谨慎的预期下,反弹空间预计有限,中长期关注进口贸易政策和压榨利润等关键指标对市场方向的指引。
菜油:去库缓慢 价格冲高回落
8月份,沿海地区主要菜籽油厂开机率进一步下降,总压榨量约为20万吨,月环比减少6万吨。菜油产出同步下滑,但高溢价和消费淡季背景下,终端需求偏弱,整体库存去化仍较缓慢。截至8月末,华南和华东地区菜油库存总量约65万吨,月环比减少1万吨,仍处于近年同期高位,限制菜油价格上行空间。
受商务部对进口加拿大菜籽实施反倾销初裁驱动,8月中旬菜油价格突破震荡区间大幅上涨。随后加拿大政府声称准备与中方进行贸易对话,叠加中澳菜籽贸易恢复预期,市场对长期供应中断的担忧情绪降温,价格冲高回落。截至8月末,四川三级菜油价格10110元/吨,月环比上涨250元/吨;江苏9890元/吨,月环比上涨300元/吨;广东9900元/吨,月环比上涨340元/吨。
9月份沿海油厂进口菜籽到港预估3船19.5万吨左右。受反倾销政策影响,预计到港加拿大菜籽转出口的可能性较高。澳大利亚菜籽买船以试验性为主,且最快要到12月才能到港。因此,后续国内进口菜籽收紧预期较强。随着油厂原料短缺、停机增加,9月份菜油压榨产出或明显减少。
进口菜油虽然贸易来源分散,供应韧性较强,但现阶段俄罗斯菜油旧作可售数量较少,新作在10月前也难以大量压榨出口。阿联酋菜油CNF报价为1150美元/吨左右(完税成本约9900元/吨),成本端对国内菜油价格的支撑较强。
9月份随着季节性需求好转,菜油供需预计将有所改善。不过,在缺乏性价比的情况下,消费增量有限将制约其价格涨幅。若库存去化顺利,预计四季度菜油价格向上驱动增强。短期中美、中加谈判进入关键节点,政策不确定性仍需等待和消化,菜油价格可能维持高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