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  ›  粮油信息

小麦惜售情绪升温 面粉双节购销清淡

来源:粮油市场报 | 时间:2025-10-13 16:51| 字体大小:

“双节”期间,国内面粉和小麦市场陷入购销“低温期”,面粉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降产挺价”成为行业应对困境的主流选择。与此同时,秋收季遭遇持续秋雨、玉米集中上市后价格不断下行,双重因素对粉企副产品行情形成有效压制,进一步加剧了短期粮市的分化态势。随着假期落幕,终端消费需求逐步复苏,粮市购销节奏将回归常态,新一轮行情的转机已悄然临近。

小麦:

惜售情绪升温 行情趋势渐明

“双节“期间,国内小麦市场受两大核心因素影响,呈现“流通量少、行情待涨”的特点。一方面,秋收期间多地遭遇持续降雨天气,农户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秋粮抢收与秋播中,无暇顾及小麦售粮事宜,导致市场可流通货源明显减少,面粉企业收购难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贸易商惜售情绪逐步升温,普遍看好节后小麦行情,观望心态不断加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货源紧张的局面,形成“惜售-缺货”的市场态势。

小麦托市收购结束后,饲料企业已大幅减少小麦采购量。头部面粉企业前期备货充足,当前库存处于高位,补库积极性较低。中小粉企则因开机率大幅下降,采购意愿同样不强。多重因素叠加下,小麦市场陷入“量少价稳”的僵持状态。

随着假期结束,秋收进度将逐步加快,新麦上市量有望逐步增加。同时,面粉企业节后开机率预计稳步回升,对小麦的采购需求也将同步释放。综合分析供需两端的变化,预计短期内小麦市场行情将逐步从“僵持”走向“稳中有涨”,局部地区或随供需差异出现小幅上涨态势。

面粉:

降产能挺销价 稳价格保供应

“双节”期间,终端面粉消费需求显著降温,家庭采购基本停滞,福利采购、团餐供应、学校食堂及食品加工企业等批量采购需求大幅锐减,直接导致面粉企业开机率持续走低,行业产能释放力度较节前明显收缩。

从企业分层来看,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头部粉企,开机率维持在65%~75%区间,较节前下降10~20个百分点;中小粉企受资金周转慢、库存高企等因素影响,开机率降至30%~40%,降幅达15~25个百分点,经营压力更为突出。

面对“销量下滑、成本承压”的双重考验,“降产能控成本、挺售价减亏损”成为多数粉企核心经营策略,短期均以“稳价格、保供应”为首要目标。

截至10月8日,国内主产省份面粉价格整体保持平稳。前路粉:河南2820~3060元/吨,河北2800~3040元/吨,山东2840~3080元/吨,均与节前基本持平,市场报价波动极小;中路粉:河南2760~2960元/吨,河北2750~2950元/吨,山东2750~2980元/吨,价格与节前基本一致,无明显涨跌;后路粉:河南2720~2860元/吨,河北2700~2880元/吨,山东2740~2940元/吨,仅上白粉价格出现约40元/吨的上涨,主要原因是粉企普遍降产,部分深加工企业上白粉供应存在缺口,被迫通过提价吸引货源,不过实际成交量有限。

从库存端来看,经过“双节“期间的持续消耗,多数面粉经销商库存量已降至低位,存在补库需求。随着假期结束,面食消费逐步恢复,终端用户将陆续释放刚性采购需求,预计节后1~2周内市场将迎来一波补货潮,将直接带动面粉企业订单量回升,进而推动开机率逐步恢复。

当前,多数面粉企业已提前布局节后补货需求,面粉库存量处于合理高位。为稳定现有市场份额,预计节后初期多数企业将延续价格稳定策略,避免因盲目调价丢失客户。不过,也不排除部分头部粉企尝试小幅上调旗下销量占比高、市场认可度强的畅销品种价格,试探市场接受度。综合来看,预计“以稳为主、小幅微调”将是节后面粉价格的主流趋势。

副产品:

假期购销平淡 节后或迎刚需

国内饲料企业节前已全面备货,假日期间面粉企业副产品(麸皮、饲用通粉等)购销量大幅下降,市场交易活跃度降至低位。面对阶段性购销萎缩压力,面粉企业延续“减产挺价”思路,通过控制副产品产量,维持价格稳定,避免行情进一步下滑。仅有少数饲料企业因前期通粉备货不足,在“双节“期间进行小批量补货,对市场行情拉动作用十分有限。整体而言,假期内面粉副产品虽购销减量,但其价格走势平稳,未出现大幅波动。

截至10月8日,国内主产省麸皮、饲用通粉的具体价格及变动情况如下:

麸皮:河北1720~1760元/吨,河南1780~1820元/吨,山东1760~1780元/吨。与节前相比,河南、山东部分地区出现10~20元/吨小幅上涨,但受饲企采购意愿低迷影响,实际成交购销量较为有限。

饲用通粉:河北2600~2630元/吨,较节前上涨10~20元/吨;河南2620~2640元/吨,较节前上涨20~30元/吨;山东2630~2700元/吨,较节前上涨20~30元/吨。尽管主产省价格均有小幅上涨,但市场订货量十分有限,多数饲企仍处于观望等待状态,涨价行情缺乏需求支撑。

从下游养殖业基本面来看,当前国内生猪、家禽存栏量仍处于高位,养殖业对饲料的刚性需求保持稳定。节后随着饲料企业库存逐步消耗,预计将陆续启动副产品补货采购,届时麸皮、饲用通粉的市场需求将逐步释放,不仅带动购销活跃度回升,价格也将获得一定支撑,短期行情大概率从“平淡冷清”转向“温和回暖”。

饲用替代:

玉米集中上量 市场供大于求

“双节”期间,国内玉米市场呈现“上市量猛增、价格持续下跌”的鲜明特点。当前正值玉米秋收旺季,东北、黄淮海等主产区玉米集中上市,市场可流通货源在短期内大幅增加。而下游饲料企业、深加工企业节前已完成备货,节后需求尚未启动,玉米市场直接陷入供大于求的格局。

秋收期间,华北地区遭遇大面积阴雨天气,导致新季玉米水分偏高、毒素超标,霉变粒比例增加,进一步限制了饲料企业对新季玉米的用量。供需失衡叠加品质问题,双重压力压制玉米价格持续下行。

预计短期内玉米集中上市的态势仍将延续,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难以快速改变,节后下游需求逐步复苏,贸易商、粮库陆续启动建库增储,市场供需关系有望逐步趋于平衡,价格也将迎来止跌企稳的契机。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玉米价格下行将持续对面粉企业副产品行情形成压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副产品价格的向上空间。


后市展望:


市场短期回暖 粉企需要“破卷”

随着“双节”假期结束,国内粮市将逐步摆脱购销清淡局面,进入“需求恢复、行情回暖”的阶段性周期。面粉市场将直接受益于终端补货潮,开机率及销售量同步回升,价格以稳为主、小幅微调。面粉副产品将随饲料企业刚性需求释放,购销活跃度显著提升,价格获得有效支撑。小麦市场供需同步发力,行情稳中趋强。玉米受集中上市影响,短期仍将承压运行,需等待供需格局改善。

对于面粉企业而言,节后短期回暖并非长期利好,行业内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内卷”格局尚未改变,盈利空间依旧狭小。后续粉企需主动突围“破卷”,构建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破卷之路。‍



  • 分享到: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35楼 邮政编码:430064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0397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60号

 

  • 官方微信

  • 抖音
扫描二维码下载iphone版客户端